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洗澡太勤长出“鱼鳞”?冬季洗澡可要注意了

时间: 2016-01-31 14:53 发布人:admin 浏览:

  21岁的张婷是个爱干净的姑娘,每天晚上都要洗个热水澡再上床睡觉。半个月前,躺在被窝里的她突然觉得浑身瘙痒难忍,本以为是沐浴露引起的皮肤过敏,没想到换成清水后瘙痒依旧,腿上被抠得结了血痂。最近几天,她惊奇地发现手臂和小腿上的皮肤变得像鱼鳞一样,用手一抠白色皮屑哗哗地往下掉。她连忙找到武汉市普仁医院皮肤科,李主任检查后告诉她,这是干燥性湿疹,主要是洗澡洗得太勤,身体缺水干燥引起的。

  干性湿疹学名乏脂性湿疹,又称裂纹性湿疹。主要因皮肤水分脱失,皮脂分泌减少,干燥,表皮及角质层有细裂纹,皮肤呈淡红色,裂纹处红色更明显,类似“碎瓷”。可发生于身体多处,但多见与四肢。对于干性湿疹的治疗,目前西医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一般建议湿疹患者服用一些营养神经药物和维生素药物。

  中医认为,在人体五脏中,“肝、脾、肾”三脏主导着人体的“疏通疏泄、生血化湿、津液平衡”。“肝”主疏泄,肝血瘀滞则化生水湿湿疹,血不养肤则脱屑。“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若脾气不调,则“脾虚湿蕴,内湿外燥,肌肤失养,故发湿疮干燥脱屑,或因内湿外渗肌肤,湿疮浸淫淋漓”,皮肤则呈现瘙痒无度、身上长湿疹、浸淫生疮、日久蔓延。“肾”主水,主掌人体全身津液平衡,肾气失调,津液壅阻玄府,外渗肌肤则水疱渗液,津液不荣肌肤则干燥粗糙。

  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欧阳晓勇告诉大家,干性湿疹多见于冬季,由于空气干燥,皮肤水分脱失,皮脂分泌减少。再加上洗浴次数过多、使用强碱性肥皂、洗面奶或洗浴水温过高,也有可引起人为性的皮肤脱脂。

  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一味健脾除湿的中药——薏苡仁。《本草正》里说:“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的功效。

  薏苡仁粥

  薏苡仁30-60克,粳米50克,同煮粥,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

  功效:有健脾和胃,除湿利水,抗癌消炎作用,适用于体虚或老年人浮肿,下肢脚气,食欲不振,脾虚腹泻,风湿痹痛,牛皮癣,湿疹,风湿腰病等症。

  薏苡仁莲子百合粥

  薏苡仁50克,莲子(去心)30克,百合20克,先煮烂,再与粳米50克同煮粥用适量红糖(或蜂蜜)调味食用。

  功效:有健脾祛湿,润肺止泻,健肤美容作用,适用于大便溏烂,下肢湿疹,面部座疮等症。

  冬天气温较低,不少小伙伴纷纷表示愿意在有浴霸的浴室里过完整个冬天,而且在下班回家后,能舒舒服服的冲个热水澡再睡觉,可是一大享受,殊不知为了身体健康,冬季洗澡可要注意以下几点哦。

  不宜长时间洗澡

  洗澡时间过长皮肤易脱水,人易疲劳,还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易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意外。

  水温不宜过热

  水温过高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

  洗澡过勤要锁水

  冬天寒冷干燥,体表水分流失较多,加上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皮脂膜明显变薄,洗澡过频、用沐浴露肥皂等清洁产品,会洗掉皮肤表层的大部分油脂,破坏掉这个天然屏障,皮肤变得干燥。洗完澡擦干身体后,立即抹上润肤露“锁”住身体的水分,尤其是小腿、前臂这些油脂分泌少的地方。平时还应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特约审稿

  欧阳晓勇:主任医师,就职于云南省中医医院,任皮肤科主任,擅长诊治损容性、瘙痒性、疼痛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治。兼任云南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全国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发表论文35篇,出版专著、教材9部。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