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时间: 2020-03-12 15:51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中医药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药香囊便是其中的方法之一。民间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虽是民间说法,但它却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和疾病斗争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一、中药香囊的渊源

  香囊又叫“荷包”“香包”“容臭”“香袋”。

  佩戴荷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或更早时期。据《礼记•内则》记载:年轻人在去拜访父母、姑舅时,随身都要佩戴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可见,荷包不仅用来存放物品、作为装饰,而且代表了一种礼节,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佩戴荷包、香囊的习俗从唐、宋、元、明、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使用者也非常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清末古玩藏家赵汝珍评论人们佩戴香囊日:“无论富贵贫贱,三教九流,每届夏日无不佩戴香囊者,故北京售卖者尤多。盖当时夏日如不佩戴香囊,宛如衣履不齐……”

  香囊是随身之物,一般系在裙带、衣带上面,或系在胸前、怀中。被赋予特殊的意义。《红楼梦》里林黛玉曾给贾宝玉做过香囊,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当代各种古装剧中香囊都具有传达思念、表示爱意、开窍疗伤的功效。时至今日,在全国多地仍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适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际,全国各地积极赶制中药香囊,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香囊,内装多种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干花或香料,又赋予香囊了特定的含义。

  二、囊内药物组方各异

  孙思邈《千金要方》:“避疫气,令人不染。”瘟疫,古时称为时行、时疫、疫疠、天行时疫、疫,是指感受疫疠之气引起的大流行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其预防尤为重要。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吴茱萸等药,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药香囊中中药挥发的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节气机、疏通经络的作用,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小儿佩戴香囊或置于前胸、枕边,对于流感、水痘、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能。

  春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采用藿香、艾叶、肉桂、山奈、苍术等药物碾碎成药粉,制成具有芳香辟秽功效的防感香囊,将其佩戴在前胸,能预防流感、湿疹等春季流行病。此香囊特别适合小儿佩戴,因为小儿肌肤娇嫩,脏气清灵,药物易透达,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取得药轻效捷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夏季天气潮湿闷热,蚊虫滋生传播疾病,带来很多烦恼。此时,可采用艾叶、菖蒲、白芷、丁香等纯中药配方,制成具有驱蚊虫、杀菌、安神作用的驱蚊香囊,由于这些中药都属于芳香药物,它们含有挥发油,驱蚊效果非常明显。

  秋天对应于肺,悲易伤于肺,肺气不宣畅也会影响情绪,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悲秋情怀。秋季时,可制作由桂花、玫瑰花、月季花等干花香囊,可以通过香囊的香气,帮助松弛神经、舒缓焦虑、消除疲劳、缓解压力。更适合在家中的卧室、枕头上方摆放或随身携带在身上,能帮老人促进心肺呼吸,促进气血流畅,刺激免疫系统,增强身体抵抗力。

  冬季昼夜温差大、干燥多风,寒潮一波接一波。冬季最难受的可能属鼻炎患者了,流鼻涕、打喷嚏、鼻子不通等症状常有发生。在鼻子不通影响生活时,不妨用辛夷、薄荷、苍耳子等中药制成中药香囊,通过佩戴、经常嗅闻来帮助通鼻窍,缓解不适。十分适合患有慢性鼻炎、上颌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的人群使用。#p#分页标题#e#

  三、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香囊里的中草药浓郁的香味散发,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而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药物气味分子被人体吸收以后,还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从而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增强食欲。香囊中的芳香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兴奋嗅觉,从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放置汽车上,有助于司机消除疲劳、提神醒脑、明目;放在衣柜内,可以用来辟邪驱虫、净化空气。

  《素问遗篇•刺法论》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抗击疫情,中医在您身边。